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大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8-17 07:35:07   
    2015年2月28日下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京召开,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濮阳正式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我市16年来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梦想今日终于圆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接见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出席大会并讲话。我市市长赵瑞东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此届评选,全国共有34座城市(区)成功入选,其中地级市为22个。河南除濮阳市外,一同入选的还有许昌市和济源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我国综合评价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文明,塑造城市之形;创建,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十六年时光荏苒,创建文明城市一直是濮阳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这项浩大的民生和幸福工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赢得了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也赢得了人心和民心。创城真正创到了百姓的心坎里!
 
    十六年磨一剑,我市提出争创文明城市始于1999年。从1999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到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与成功擦身而过,再到2015年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全新起航。16年的努力,4年的拼搏,濮阳创城的脚步虽多有坎坷,但前进的航向始终如一。
 
    十余年间,我市相继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等10多项国家级奖牌。尤其是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一创双优”活动,激发了赶超发展的动力,增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人和优势;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树立了好形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内涵品质支撑。随着城市管理水平和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我市城市发展的必须和广大人民群众殷切的期望。2014年4月19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隆重召开,打响了濮阳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的发令枪。 
    从创建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树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就是抓发展环境改善,就是抓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抓现代市民培育,就是抓城市核心竞争力塑造”的理念,坚持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从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改起,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建设文明城市的强大动力。
 
    在创建过层中,我市建立健全了民生问题收集、解决、督导督查机制,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处理制度化,先后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街灯窨井、市政广告等进行了立体化综合整治;地下水源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相继建成投用,45平方公里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高潮迭起,东西两湖全面蓄水;打造四条环城绿化带,进行城区河道治理,初步形成了“四林润城”的城市绿化体系和“五河贯城、两湖相映”的城市水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城乡建设规划展览馆、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主场馆等建成迎宾,医专新校区即将投用,市工人文化宫、市图书馆新馆等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实施城市监控“满天星”工程,在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执法满意度民意测评中,濮阳连续名列第一,市民的家园意识和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同时,我市始终把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城市文明创建的首要位置,提出实施“凝魂固本”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彻到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由濮阳人自己作词的全国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使“践行价值观、唱响文明歌”在濮阳蔚然成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增强民族情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我市还积极开展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善行义举的推选举荐,并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善行义举榜”5000余块,为“身边好人”立传。相关部门积极组织这些模范典型到机关单位、企业、社区进行了上百场次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合理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市民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下辖10个市直、县区支队,200多个专业志愿服务大队和600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通过开展社区“邻里守望”等主题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涌现出“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盟城社区志愿服务站、“河南省志愿服务之星”杨再华社区文明巡访志愿服务队、“全国首批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宋丽萍等先进典型,有3500多位空巢老人、6000多位农民工、1.2万多名留守儿童、780多名残疾人得到经常性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已经渐渐成为濮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截止2月27号晚20点,我市注册志愿者已达93236人,志愿服务计时合计539696.16小时。
 


责任编辑:李俊